韩国首尔大学医院,韩国首尔公立医院排名

2024-02-06 12:48:49来源:191FUN排行网作者:佚名

编者按:土耳其和叙利亚地震发生后,中国迅速派出救援力量前往重灾区开展救援。其中,“救湘军”所展现的湖南实力、湖南速度、湖南担当,让“忧天下、为天下先”的湖湘精神在国际视野中鲜活起来。

韩国首尔大学医院,韩国首尔公立医院排名土耳其当地时间2月11日18时51分,一名被困废墟150小时的男孩被中联重科救援队成功救出。

红网新闻记者杨艳陈炎兵实习生杨怡青采访报道

2月6日发生的7.7级地震和1509次余震,已经造成土耳其和叙利亚超过2.2万人死亡,惨烈程度可想而知。

自然灾害让人看到生命的脆弱,也最能展现人性的光芒。特别是我们经历了汶川地震,更能体会土耳其和叙利亚人民的痛苦。

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第一时间启动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机制,国内救援力量赶赴灾区,试图在断壁残垣中寻找并托起生命的希望。搜救中的感人故事和生命奇迹迅速登上热搜,引发全球感同身受。今天关朝君就为你梳理一下国际救援中的湖南势力。

赶紧求救

来自湖南的许多救援队赶往灾区。

得益于遍布全球的供应链,湖南工程机械企业在灾难面前表现出了强大的应急力量。他们生产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种应急救援行动,成为应急救援的“深水炸弹”;他们当地的人员很快成了紧急救援的“先遣队”。

中联重科救援队已救出20多名被困人员。

地震发生后,中联重科土耳其子公司不到半小时就接到了总部的救援指令。子公司立即派出由专业服务工程师和机械师组成的救援队,携带首批5台挖掘机设备和物资连夜赶赴灾区,成功救出多名被困人员。同样,三一集团旗下普茨迈斯特公司和主机事业部紧急出动,救援队带着60吨越野起重机和两台挖掘机抵达灾区,第一时间投入救援。

不仅如此,湖南这些制造企业的下游合作客户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服务站也积极响应,迅速参与一线救援工作,积极为灾区人民募捐,捐赠药品、食品、取暖设备等应急物资。

这些大爱之举,展现了湖南企业和土耳其当地中国企业的人道主义精神,体现了湖南制造的不断进步。

包括7名湖南队员在内的中国蓝天救援队抵达马拉地亚开展救援。

湖南社会团体的救援力量也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北京时间2月8日20时,湖南红十字蓝天救援中心7名专业救援人员从武汉登机,与国家蓝天救援队一起飞往土耳其。

这不是湖南民间救援力量第一次出现在国际救援中。在之前的尼泊尔地震、老挝亚速海溃坝、泰国洞穴搜救等行动中,都有湖南救援人员的身影。他们在国际志愿者救援中一次又一次展现了湖南的担当。

马拉地亚当地时间2月9日13时36分,中国蓝天救援队用生命探测仪探测到生命迹象。

15年前的汶川地震,经历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与国际救援人员合作的救援行动。8年前,尼泊尔地震,中国非政府组织首次走出国门,合作开展大规模国际救援。救援和被救援正在形成一个互助的良性循环。

此刻,赴土耳其的“救援湘军”正在废墟上翻越救人。余震,雨雪,不断扰的电力通信,都摆在眼前,但他们从未退缩。

相隔万里,我们相亲相爱。记者向所有奋战在灾难一线的救援人员致敬,为更多幸存者获救祈祷,也希望救援人员未雨绸缪,平安归来。

练好内功

展现湖南救援的速度和专业

国际救援的发展本身就是自救能力的延伸。在国际救援行动的大家庭中,“中国驰援”备受瞩目,其中“应急湘军”是一支重要力量。

目前,湖南共有351支应急救援队伍,包括综合救援、专业救援和社会救援,覆盖水陆空和矿山、危化品、地震、地灾、抗洪、森林灭火等行业。初步形成了由专业骨干带动、专兼职相结合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在国内外历次应急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加强区域应急救援力量,湖南立足实际,规划建设“一部三中心”,在省会长沙建设“湖南省应急指挥部”,在益阳、衡阳、怀化分别建设防汛抗旱、矿山救护、森林灭火三个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实现全球覆盖。

湖南航空空应急实战演练。

与此同时,湖南应急部门积极适应“多灾大急”的要求,大力推动航空空应急救援队伍加紧由单一森林防火向多灾大难、跨区域综合应急转变。航空空应急救援队在抗击疫情、抗洪抢险演练、森林防火灭火、防汛救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是国际救援的重要行动。

中国(湖南)防疫医疗专家组抵达赤道几内亚。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湖南在做好自身抗疫工作、确保自身抗疫需求的前提下,响应国家号召,中国(湖南)抗疫医疗专家组圆满完成了为期30天的援助津巴布韦、赤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任务;盛翔生物新冠肺炎核酸检测试剂由外国政府包机,从长沙发往欧洲,帮助抗击疫情。远大科技集团旗下远大可以在15天内为韩国首尔大学医院建造负压隔离病房医院,成为“湖南制造”支援全球战争疫情的生动体现。……

湖南救援队以过硬的作风、精湛的技术、出色的工作,成为一支重要的救援力量,有力配合了中国整体援外行动。

从国际视角解读湖湘精神

四海为邻,互帮互助。国际援助的内容非常广泛,紧急救援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翻阅历史,湖南的援外之旅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1973年,湖南向塞拉利昂派出第一支医疗队,拉开了湖南援非医疗的序幕。在随后的半个世纪里,湖南援非医疗队救治了80多万名患者,完成了20多万例手术,培训了8000多名当地医务人员。

湖南在农业援助方面也有着辉煌的历史。从1973年到2020年,湖南承担了中国对44个国家、39个农业项目的援助,为改善国际粮食安全、保障当地人民生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19年,中国-粮农组织-马达加斯加“南南合作”项目启动会在长沙举行,湖南9名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赴马达加斯加执行技术援助任务。

1985年,一支27人的湖南地质队走出国门,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在斯里兰卡寻找淡水资源,这也是中国地质系统接到的第一个援外勘探项目。

2015年12月14日,45辆悬挂中国国旗的市政清洁车驶出中联重科泸沽工业园,奔赴阿塞拜疆,成为一带一路在湘首个重大援外项目。

……

随着湖南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援助的内容将更加广泛,成为中国对外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都有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从先秦的“出入为友,守望相助”到今天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困难的时候,中华儿女尽显英雄本色。在中国人的文化遗产中,“同心同德”蕴含着人道主义精神。

在国际援助方面,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尽其所能,不断扩大援助规模,用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弘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先”是湖湘文化的精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激励着湖湘儿女奋进,建功立业。随着湖南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际援助的日益频繁,湖南人民从国际视角对“天下为公,天下为先”进行了新的诠释。这次在土耳其和叙利亚地震中,湖南救援队队员率先行动,不顾艰难险阻,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救援,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生动注解。

近代史上,湖南人魏源被称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如今,湖南人在国际援助舞台上“敢为人先”,既是湖湘文化在新时代的升华,也是湖南人国际情怀的不断延伸。日益丰富的精神内涵将有助于湖南更好地走向世界,更自信地参与全球化发展。

相关文章

更多排行榜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