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这轮股市大涨是牛市吗?这次股市会涨多久?

2020-07-10 10:42:07来源:191FUN排行网作者:191fun

进入7月,A股涨势如虹,一举踏破3400点。所谓3000点魔咒,早已被市场抛诸脑后。

怎么理解这一轮上涨?如果牛市真的来了,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正如市场常言:一切资产价格都是货币现象。从过往中国市场的三次牛市来看,充裕的流动性往往是大牛市的起点,而货币紧缩往往成为惨烈“屠牛”的最后一刀。

【站在当下,我们如果将更多的视角集中在流动性,也就是钱从哪来,流到哪去,也许对市场会有更清楚的认知。】

A股30年历史上,可以称为全面牛市的行情有3波,有机构研究发现,其起点毫无意外都和流动性边际宽松的时间同步。

1、2005年人民币汇改,进一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贸易顺差带动流动性大量涌入A股市场,催生了2005-2007年的超级大牛市。

2、2008年为对冲次贷危机的负面影响,全球开启降息周期,2008年9月至2008年年底,央行共进行了5次降息、4次降准,并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即“四万亿”计划,为A股营造了宽松的流动性环境,A股在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触底回升。

3、不少新股民印象深刻的是2015年的全面牛市,事实上,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该轮牛市起步于2013年,创业板在大规模并购的推动下,业绩快速攀升,创业板指也持续上涨。但是全面牛市的“发令枪”则普遍认为是在2014年11月打响,彼时央行开启了新一轮降息周期,为2014-2015年的“杠杆牛”带来了流动性支持。

显而易见,当下的流动性同样是宽松的。

为了对冲疫情影响,虽然国内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对海外无限量QE等措施显得相当含蓄,但是整个社会的融资成本处于低位仍然是不争的事实。而本轮行情的发起日是7月1日,当日最大的宏观新闻是央行下调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至2%。

与再贴现利率一起下调的还有再贷款利率,下调后1年期再贷款利率为2.25%,这也是今年再贷款利率的第二次下调。

央行上一次调整再贴现利率还是在2010年12月26日,也就是说时隔近10年,再贴现利率再次迎来调整。

值得关注的是,海外市场的流动性更加宽松。如美股已经回到疫前水平,大量无处安放的美元开始全球寻找低估资产,此前一直在3000点以下徘徊的A股,显然是国际巨头们眼中的一块“肥肉”。

当下,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预期稳定,4月以来外资持续流入也就顺理成章。

【Wind数据显示,7月2日、7月3日、7月6日、7月7日北向资金分别净流入171.15亿元、131.94亿元、136.52亿元、98.44亿元,海外资金加仓迅猛,国内投资者自然不甘落后。】

在流动性宽松的背景下,一切大类资产的价格都有上涨的动力,在中国过去的30年间,在涨幅上独领风骚的并不是股票。而是众所周知的——房地产。

2008年,2015年两个牛市期间,暴涨的疯牛最终尘归尘土归土,但是上涨的房价却横在高位一直不回头。当下,五六七八线的小县城房价过万已不罕见,但是很多股票还是很多年前的那个“少年”,不少股票甚至因为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不足1元,已经打回娘胎重新学着投胎做股了。

这一轮会有不同吗?

在上半年的流动性宽松背景下,“房住不炒”的政策定力非常坚定。在降息降准的过程中,监管层却一直努力维持着房贷利率的平稳,各级地方政府也把“房价稳定”当做工作任务的重点来推动。

而少了房地产蓄水池之后,银行理财收益率也是“跌跌不休”,相对而言,今年以来股票基金收益大涨,进一步推动了资金向股票市场搬家。

值得关注的是,公募基金对于社会资金的吸纳能力已经超过了历史上所有时期!

周一,汇添富新基金创出新基金发行历史上首次出现盘中停止认购情况,最终当日有接近700亿资金追捧。7月8日发行的鹏华匠心精选下午2点募集就超1000亿,最终全天募集超1300亿,刷新今年年初睿远基金创造的一天1224亿元的新基金认购纪录,而业内人士预计新基金发行还将火爆,给市场带来更多增量资金。

这些庞大的资金最终都将流向股市。

【国泰君安近期的策略研报也指出,无风险利率下降,居民部门资产配置向权益倾斜,推动偏股型基金发行快速上升。】

监管层也在为资金流入股市创造更好的条件。

比如不久前的陆家嘴(13.60 -0.95%,诊股)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将推出六项举措支持资本市场发展,包括增加新的机构投资者、加大权益类资管产品发行力度、推进银行与基金公司、银行与保险公司等各类机构深度合作、支持保险公司增加资本市场投资等。

显而易见,无论这轮牛市是所谓的“复苏牛”还是“健康牛”,从市场各方的反馈上来看,都不希望在这是又一次的“疯牛”。

这也意味着,“鸡犬升天”的普涨行情可能会出现,但是绝对不会是长期主流,资金仍然会流向价值高地。

当前,金融地产的大幅反弹,显而易见是其估值占有优势,高股息、低估值的金融地产以及周期股成为短期入场资金最安全的选择,但是如果牛市真的来临,估值差异将在短期内迅速抹平,在风险收益比基本持平的情况下,投资者会选择预期更强、更有想象空间的科技股,还是垂垂老矣的金融地产,答案似乎不言自明。

以高估值、交易拥挤的消费板块为例,有研究机构指出,消费板块最理想的配置环境是“类滞胀”。复苏的环境理论上并不适合消费继续抱团。本轮抱团过程不同于以往,外资作为新的资金力量助推了本轮消费估值提升。往后看,外资不会因为消费估值高企而减仓,但海外的流动性环境对于外资的流入节奏影响显著。消费股有望继续享受外资带来的估值溢价,但业绩确定性溢价可能会逐渐丧失。

与之相应的,科技周期景气上行对于成长股业绩的拉动作用十分显著。疫情并未破坏本轮科技周期的景气度,下半年逐渐增持成长是个不错的选择。消费电子、新能源车都处于景气周期,而5G、半导体则将是国内资金未来几年投资的重点。

【借鉴 20 世纪美股科技股经验,我们发现,持续稳定的盈利能力以及充裕的经营性现金流是保障科技股走出“泡沫”危机、穿越周期的关键因素。】

当前来看,无论美股还是A股创业板均处于产业上行周期初期,尚未达到泡沫化阶段,未来盈利的提升有望进一步消化估值。这也意味着,科技股当前的“泡沫”风险仍然有限。

相关文章

更多排行榜

热门文章